善戰者說

宮玉振

本書挑戰

策略性思考

(Strategic Thinking)

《孫子兵法》並非陰謀詭計,而是教導如何在複雜競爭中,透過「道、天、地、將、法」奠定根基,並運用「先勝」、「任勢」、「擊虛」等策略性思考,以最小成本取得長遠、全局的勝利。

心智圖

取勝法則十二講

觀點實戰

企業經營

將「道、天、地、將、法」應用於企業體質評估,檢查使命願景、產業趨勢、市場定位、團隊能力與組織管理是否健全。

市場競爭

運用「七計」分析與競爭對手的優劣勢,找出可攻擊的「虛」與自身需鞏固的「實」。

資源配置

效法華為「不在非策略性機會點上消耗力量」的原則,將資源高度集中於主攻方向,避免多線作戰。

個人發展

在職涯規劃中,先求「不敗」(穩固核心技能),再抓住「大勢」(產業趨勢),找到能發揮自身優勢的「地」(市場/領域)。

提及書目與情境

  • 《三十六計》: 作為《孫子兵法》的通俗版本,是其局部的發揮,但兩者並非同一本書。
  • 《指數型組織》: 強調偉大願景的重要性,與「五事」中的「道」相呼應。
  • 《商戰》: 提出進攻對手「優勢中的劣勢」,與「擊虛」中「打對方強點中的弱點」的理念一致。
  • 《思考,快與慢》: 解釋了人類大腦傾向於高估「挽救危機者」,而低估「避免危機者」,這正是孫子「善戰者無智名,無勇功」的現代心理學註解。
  • 《反脆弱》: 企業應先保證生存,這與「先勝」中「先立於不敗之地」的原則相通。
  • 《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領導課》: 強調領導者在一段時間內只能有一個「關鍵要務」,與「並力」中集中資源於主攻方向的思想一致。
  • 《論語》: 「君事臣以禮,臣事君以忠」的互動關係,呼應了「將道」中領導與下屬之間需要相互的胸懷與擔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