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

Myrna B. Shure

核心理念

ICPS

我能解決問題 (I Can Problem Solve)

本書的核心是教導家長從「命令者」轉變為「引導者」,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解決人際問題的能力,而不是直接給予答案。

心智圖

基礎準備:三大遊戲化練習

解決問題的四步驟

  • 1

    發生什麼事了?

    釐清問題,並讓每個孩子都有表述自己觀點的機會。

  • 2

    你們的感受如何?

    引導孩子識別並表達自己的情緒,同時也聽見對方的情緒。

  • 3

    有什麼辦法讓大家開心?

    將焦點從「誰對誰錯」轉移到「如何解決問題」,鼓勵腦力激盪。拿出紙筆記錄能讓孩子感到被尊重。

  • 4

    為成功的方法命名

    強化正向行為。當問題解決後,明確地告訴他們:「你們剛剛的行為就叫做『分享』。」

方法與技巧

家長三大核心原則

多了解、少評判

對孩子的想法抱持好奇心,專注於傾聽與理解,而非灌輸自己的價值觀。

讓孩子解決

相信孩子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問題,家長的放手才能真正賦予孩子責任感。

過程重於結果

目標是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「能力」,而不是確保「每一件事」都有完美的結果。

觀點實戰

微習慣的轉變

下次孩子哭鬧時,嘗試將第一反應從「不要哭!」改為「發生什麼事讓你這麼難過?」

衝突變遊戲

當孩子們爭吵時,立刻拿出紙筆說:「我們來玩一個『找辦法』的遊戲吧!」

建立「後果連結」

與其禁止,不如和他討論:「如果我們一直玩,你覺得『之後』會發生什麼事?」

提及書目與情境

  • 《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》: 作為處理搶玩具錯誤方法的反面教材對照。
  • 《叛逆不是孩子的錯》: 作為處理年齡較大孩子問題的參考書籍。
  • 《高績效教練》: 將 ICPS 類比為成人領導力中的教練式輔導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