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理念
安撫 & 教育
了解杏仁核的運作,奪回大腦主導權
本書從腦科學出發,提供安撫杏仁核(生理層面)與教育杏仁核(認知層面)的具體方法,將焦慮轉化為解決問題的正面力量。心智圖
兩大策略:安撫與教育
目標:當杏仁核被激化時,透過物理方法讓它平靜下來。
- 深呼吸:橫膈膜呼吸法、Give Me Five 呼吸法。
- 放鬆想像:在腦中描繪平靜美好的畫面。
- 漸進式肌肉放鬆:從頭到腳掃描並放鬆身體。
- 睡眠:睡足7-9小時,確保足夠的快速動眼期。
- 運動與飲食:規律有氧運動與穩定血糖的飲食。
目標:透過改變認知與經驗,重新訓練大腦的反應模式。
- 暴露療法:在專業指導下,逐步接觸引發焦慮的刺激,解除舊的連結。
- 認知療法:修正錯誤的思考模式(如悲觀主義、讀心術、災難化等),停止播放「焦慮頻道」。
正確使用焦慮:從思想到行動
-
1
識別問題
焦慮的核心功能是幫助我們「發現潛在問題,找到應對措施」。
-
2
制定計畫
為讓你焦慮的事情制定一個應對計畫,即使是針對最壞情況的計畫。
-
3
行動或放下
如果計畫可以立刻執行,就去做;如果時機未到,就先放下,不必持續擔憂。
觀點實戰
育兒應用
責罵會讓孩子杏仁核活躍,破壞專注力。應先創造放鬆安全的環境,再引導學習。
職場溝通
面對報告感到緊張時,先用深呼吸平靜生理,再用認知療法告訴自己這不是危險。
改善拖延
運用暴露療法,將任務分解,從最小步開始;用認知療法挑戰完美主義。
提及書目與情境
- 《關鍵對話》: 早期演講已提過「杏仁核」概念。
- 《睡眠革命》 & 《史丹佛高效睡眠法》: 討論睡眠對杏仁核重要性時推薦。
- 《解壓全書:壓力管理》等: 介紹漸進式肌肉放鬆法時提及。
- 《跳出頭腦,融入生活》 & 《幸福的陷阱》: 講解「認知融合」時參考。
- 《可複製的領導力》: 說明「讀心術」謬誤時引用。